外卖天天满25减21,商家们都是怎么挣钱的?
但站在商家角度看,如果按“满25减12,满25减13”销售的话,毛利只有13和12,虽然成本价可以继续压缩,但盈利空间非常小。 这里,以我最常购买的烤肉饭商铺为例,就能发现:店铺里的主餐价格都比第一档位的满减门槛高出不少,减去满减金额,商家仍有利润空间。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第一档位虚设,以呷哺为例:它的引流档位设置的是30减12,但下单必须要点锅底,锅底最低就要13,再点1份肉菜+1份素菜+1份主食就轻松超50,而且吃火锅一般是群体行为,多人点单会很容易直接到达第2档位。 还有更极端的情况,比如某些商家把“满25减25”,“满10减10”设置为引流档位,疯狂让利的背后,商家们又是怎么赚钱的?下面我具体分析两种情况: (1)高门槛满减高金额(默认包装费1元,配送费5元) 如满25减25,一般商家会把主推餐品设置成两个价格,一个为原价,一个为限时5折的活动价,顾客购买原价餐品和活动餐品费用相差不大,商家仍有利润空间。 注:在美团和饿了么,折扣商品不能与满减共享。 (2)低门槛满减高金额(默认包装费1元配送费5元) 如满10减10,商家会提高店铺的起送价为20元,这样顾客不得不凑单,凑单的单品一般为饮料和小菜等毛利润高的菜品,虽然满10减10,但客单价提高了,商家的毛利润也得到了保证。 注:在美团和饿了么,折扣商品不能与满减共享。 第2档:凑单档位 有时候我们在点完主餐后,底部的TAB会提醒我们“再买3.2可减少22”,一般人的反应都是去小菜区或饮料区凑个单,争取更高的满减金额。这就是第2个满减档位设置的神奇之处:刺激消费者花比预计更多的钱。 有一天我特别想吃馄饨,在外卖上看中一家“满30减12,满50减22,满60减28”的商铺,心里想着可以18元吃顿馄饨,结果进入店铺后发现馄饨的价格在27~35元之间,最终我点了份鸡肉香菇馄饨(27.8元),一份海藻丝(10元),一杯酸梅汤(8元),满减后加上包装费和配送费共花了40.8元。 (编辑:91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