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91站长网 (https://www.91zhanzha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让用户保持饥饿,让他们保持愚蠢

发布时间:2019-03-05 01:04:26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互联网
导读:我们要让用户保持饥饿,让他们保持愚蠢。看起来是在嘲弄用户,对吗?但是如果你在做一个产品,你没有这种信心说把握住了用户的需求,你没有办法控制用户每一步所要做的方向,你就控制不住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就已经在失控之中了。 有一句话:我们喜欢简单,

  同样的东西,如果有一个产品经理很信誓旦旦的跟我说,我们做这一个东西,一定会在用户里面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多半也是不可信的,因为群体的效应是很难预料的。你很难预料往群体里放一个产品之后,它们自己滚动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产品规则越简单,越能让群体形成自发的互动。你想想,如果你把一个复杂的规则放到一起,用户反而不知道怎么样用这个规则互动起来。只有简单的规则,用户群才能很好的互动。

  但并不是说你规则简单,就一定会传染开。越简单越好,这里面存在一个引导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在群体里做一个加速器、催化剂,而不是把这一块钉死了之后,用户进来以后,只能怎么样,一步一步的走。

  二、如何做产品定位和个性化?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做了一个功能,而不是做一个定位。我把它总结以后,功能是做需求,定位是做一种心理诉求,也就是说定位是更底层的一些心理供给。

  通常来说我们做软件,一个网页,此版本功能更新,1、2、3、4、5,然后尽可能把一些技术指标罗列在上面,告诉用户我们这个性能又增强了,格式又多了,下载的速度又从每秒钟多少K提升到多少K了。

  我们总是把用户当作技术专家、机器人看待,但是用户要的不是这个东西。所以在我们的产品里面,我们一直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尽可能不要把技术指标暴露给用户,我们会禁止显示正在下载,每秒钟多少K的这些数字,“下载”两个字样尽可能不显示。

让用户保持饥饿,让他们保持愚蠢

  (微信推出新功能)

  同样的,我们在做更新的时候,为什么要做一个新功能介绍?用户真的对你的功能、特性感兴趣吗?虽然这是大家的日常工作,但用户不需要。用户要的不是了解你的参数、特性、技术指标这些东西,用户要的是你给他提供了什么新的体验。

  有的时候,我们程序里面肯定是有bug的。当我们产品做得很好的时候,我就容忍这种bug。有bug也是人性的体现,否则的话,测试无法通过,作用发挥不了。

  我们引用老乔的一句话: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或者产品是技术和人文的结合,都可以这样说。这一句话说得非常容易,但是你怎么样在你的产品里去包含这种人文或者艺术的成分?这是挺不容易的。

  因此,这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需要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方向,在技术之外的人文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这里再提供一个观点:我们只做一件事情,一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定位,或者有一个主线功能。

  我们经常会想到我们要做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会提供两个功能服务给用户,然后我们就在屏幕上放两个按钮,这个按钮是A,这个按钮是B,我们甚至已经预估到了第一个按钮会有60%的人点,第二个会有40%的人点。这样的界面,我相信在我们的产品里面非常多,但这是不好的。

  对于一个windows页面或者一个客户端的页面,我们尽可能在一个界面里只有一个主要的按钮,这个按钮非常显眼。用户到这里基本上不用思考,点这个按钮就行了。如果一个界面里面并排着两个或者更多的按钮,这说明有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可以回去检查一下我们有多少的界面里并排着有两个以上按钮的,这都是有问题的。这意味着这个界面以后有一个分叉路口,用户需要思考才知道他下一步该做什么,我们没有给他任何暗示,就是这样子。

  我们会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这个版本做了10个功能的替换,你想一下10个功能都上线以后,,它们各自对用户带来的帮助有多大?如果你真的想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其实你做其中两个功能就够了。

  你做其它8个功能的同时,让他们放假去旅游真的会更好一些,也就是说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是浪费了,这里就提到了一个“基架”的重要性。

  做开发的同志都知道,我们加的东西越多,将来维护的麻烦就越大,而且你还去不掉,哪怕只有很少的用户在用,你就去不掉,这挺可怕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的产品经理经常是在做坏事,不是做好事,因为他拼命引入新的功能进来,后面反正又不用自己写代码就不管,就把开发的累死了。运维的也很累,因为东西越来越多以后,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后来我对待我们的产品经理,方法很简单,我对你所有的提议不说“不”,一般是不会错的,因为这个错的概率只有0.01%,0.1%那么大。但是如果我任何一次说“可以”,错的概率非常大,往往超过80%可能是错的。

  单从概率上来说,真的是这么一回事情。因为我们要冒出一个想法来,太容易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是一个正确的想法,就太难了。我们开一下午头脑风暴的会议就可以冒出无数的想法。

  三、用户体验的产品思路——傻瓜心态

  当我们研究不到用户需求时,我们就会说只要让我们自己用得爽,这个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点。怎么样让用户用得爽呢?如果光凭一些体验的话,其实是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把自己当作一个傻瓜来用产品。

  把自己当作傻瓜,这个挺难的。据我所知,乔布斯也是用这个方法,而且他这方面的功力特别强,他能瞬间把自己变成一个傻瓜。我就不行,我要经过5-10分钟的酝酿才能进入到这个状况,这是非常难的一个功力。

  我观察公司里面有一个人也很厉害,就是Pony(马化腾),他大概能在1分钟的时间内酝酿成功。但是我发现我们的产品经理经常花了3天还达不到一个傻瓜的状态,所以他们总是太专家了。你要知道我们有上亿的用户,他没有这么多的背景,他们用这个东西只是第一眼的感觉或者用一次,一、两分钟的体验就决定了。

  什么是一个“傻瓜化”的过程?把你自己当傻瓜的过程是说你要放下你脑袋里面所有装下的事。这个时候你就想你就是一个初级、什么都不懂的用户,使用这个产品,这个非常难做到。

  如果做不到,你就拉一个用户过来,你看着他用。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很傻瓜的状态,进入到这里的时候,你会问自己问题,我现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进来?我进来想完成什么?

  有时候我们做了很多东西,对用户来说不是他需要的,我们完全做偏了。如果你能够真的让自己进入一个初级用户的状态,并且进来感受一下,你能感受到那种初级用户的心态,你就能看到这里面的问题所在。

  四、多感知一些趋势

  能够到腾讯的人,我相信大家的逻辑、推理能力都很强。但很多时候逻辑、推理不能够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调查一些用户或者感知一些趋势。

  这个趋势怎么感知?使他感受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用户只能够对过去的事情产生认知,未来的东西才是趋势,你怎么知道下一阶段会流行什么样的潮流,那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91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