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拳头产品+生态系统 正在成为超级物流平台
基于网络资源、品牌形象、庞大流量、雄厚科技实力将场景拓展、业务延伸,一方面在配送端物流服务的将核心时效产品在时间、空间、重量、温度等维度进行延伸,带动同城件、国际件、重货、冷运等新业务落地;另一方面将价值链由末端配送延伸至前端的产、供、销、配等环节,面向标杆行业提供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从而迈向超级物流平台。 三、顺丰超级物流平台的构建:基于核心时效产品的延伸 (一)重货:借助“顺丰”与“顺心”品牌,实现高中低端市场全覆盖 ●借助快递运力,进军零担高端市场 零担行业主要为B端客户提供点对点服务,除快递涉及末端收派环节外,零担与快递运作流程基本一致;但零担行业货物的标准化程度、重量、时效要求与快递行业差异较大。由于时效性低于快递、省去末端收派环节,零担行业的机队投入、网点密度低于快递。机队投入与网络密度构筑行业壁垒,较低的进入门槛、标准化程度以及由行业单票重量跨度大而导致的分散化需求使得行业竞争者数量众多、集中度远低于快递。2017年我国零担行业CR8仅为2.6%,不及中国快递行业与美国零担行业集中度的零头,但是其市场规模却为中国快递的2.75倍、美国零担的4.6倍。 大件电商渗透率的提升为零担行业的发展提供直接推动力。从网络购物的发展历程来看,网购品类经历了从产品到服务、标品到非标品的延伸。随着消费升级的发展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大件商品(大家电、家具、建材、运动器材和卫浴等)交易规模不断增长。 受益于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未来大件电商渗透率将进一步深化,这将带动大件快递的快速发展。零担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与较低的集中度、大件电商的崛起使得快递、快运融合趋势加快,快递企业纷纷进军快运市场。 顺丰于2015年直接在快递网络基础上推出与快递具有延伸性的重货产品,发展初期重货与快递共用网点、分拨、路由、人员等资源,形成协同。目前公司提供的重货产品包括重货包裹、小票零担、重货快运、物流普运、重货专运。 其中,主要服务于建材、家具、家电等电商大件的重货包裹(20-100kg)为公司主打的重货产品,这也是2018年上半年公司重货收入高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无论从重量还是时效来看,公司定位都在于零担高端市场—电商大件/小票零担。 ●收购新邦,借“顺心”品牌覆盖重货中低端市场 2018年顺丰注资新邦超过4亿,其余10多亿用于后续新 公司启动资金,成立新公司顺心。顺心捷达规划通过两年的时间,搭建一张国内零担快运网络,在2020年实现12000家网点规模,使服务网络纵深覆盖全国。“顺心”的网络建设与商业化运营以加盟制为主,主打公斤段高的中低端市场,与顺丰已有的定位高端市场的重货产品形成互补。 ●较高的时效与“点对点”的服务构成顺丰重货的竞争优势 顺丰重货产品推出初期与快递并网运行、协同发展。随着重货货量增多、规模初显,依托强大的网络布局能力,公司开始重新打造与完善重货网络,满足更多客户需求。 截至2017年底,公司拥有717个重货网点和21个重货中转场,场地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覆盖全国31个省289个主要城市及地区,车辆4000余台。目前重货网络的广度与德邦虽有差距,但顺丰网点为全直营的点-点,德邦网点为店-店,顺丰重货网点的覆盖深度更好。此外,顺丰快递的末端网点、中转场、运输工具等基础设施规模远大于德邦。 顺丰与零担行业龙头德邦均为直营模式,均定位零担高端市场,我们认为时效与“点对点”的服务为顺丰重货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就时效而言,顺丰的航空优势、日均收派两次使得其时效更有保障。 将顺丰2018年新推出的重货包裹、小票零担与德邦的大件快递、精准系列零担产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顺丰的重货包裹、小票零担分别对标德邦大件快递、精准系列,时效高于德邦的大件快递、精准系列产品,但价格与其差异较小,性价比较高。另一方面,就衍生服务而言,顺丰提供大部分传统零担企业所没有的无偿上门取件服务;送货上门大部分产品不征收额外费用;还提供签单返还、代收货款、保价、包装等增值服务,便捷性更好。 (编辑:91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